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錯視又稱視覺假像
錯視
Checker Shadow:字母A與字母B所在方格實為同色。
[1]
錯視
又稱
視覺假像
,是指通過幾何排列、視覺成像規律等手段,製作有
視覺欺騙
成分的圖像進行眼球欺騙,引起的
視覺
上的
錯覺
,達到藝術或者類似魔術般的效果。
錯視一般被分為:圖像本身的構造導致的幾何學錯視;由感覺器官引起的生理錯視;以及心理原因導致的認知錯視。特別是關於
幾何學
的錯視,以其種類多而廣為人知。
幾何學錯視
[
編輯
]
赫林錯視
加斯特羅圖形
弗雷澤圖形
視覺上的大小、長度、面積、方向、角度等幾何構成,和實際上測得的數字有明顯差別的錯視,稱為幾何學錯視。
最早開始研究幾何學錯視,是在
1855年
Oppel所發表的分割距離錯視;即沒被分割的,看起來比分割的面積來的小。
謬勒·萊伊爾錯視(
Müller-Lyer illusion
)
艾賓浩斯錯覺
(
Ebbinghaus illusion
)
赫林錯視(
Hering illusion
):兩條
平行線
因受斜線的影響呈彎曲狀。此種錯視稱為
彎曲錯視
。
加斯特羅圖形
(
Jastrow illusion
):兩扇形雖然大小形狀完全相同,但是下方的
扇型
看似更大。
弗雷澤圖形
(
Fraser spiral illusion
):
英國
心理學者
弗雷澤
於
1908年
發表,這一圖形是一個產生角度﹑方向錯視的圖形,被稱作錯視之王。
漩渦
狀圖形實際是
同心圓
。
生理錯視
[
編輯
]
一個赫曼方格。形狀、位置及顏色的對比造成了灰點出現在格網交點,因此聚焦時會在白色線條交叉處產生灰色的錯覺。
主要來自人體的視覺適應現象,人的感覺器官在接受過久的刺激後會鈍化,也就造成了
補色
及
殘像
的生理錯視。由於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色光所組成的,所以任何兩種色光加在一起可成為白光者,這兩色就互為補色。
而
視網膜
上的細胞受某種色光刺激後,會對該色產生疲勞,所以在視線離開該色後,該部分的細胞暫無法作用,而未受刺激的另一部分細胞開始活動,因而產生另一種視感,也就是補色的殘像。
另外還有因為
視覺疲勞
而產生的
視覺暫留
現象也是,視覺暫留現象就是現今
動畫
的原理。
赫曼方格(
Hermann grid illusion
)和馬赫帶(
Mach bands
)是最常被用來解釋生理錯視的作品。
側抑制
(
lateral inhibition
)一直被用來解釋為什麼我們在
Mach bands
中看到色塊交界處的色差。一旦受體被激活,這種刺激就會抑制它鄰近的受體被刺激後的效果。這種錯覺造成了相反及突出的邊緣。在Hermann的grid illusion十字路口出現了灰點是因為
dark surround
的增加而出現的抑制反應(
inhibitory response
)。
[2]
側抑制也被用來解釋赫曼的grid illusion,但最近已被反駁。(參考
disproved
)
認知錯視
[
編輯
]
鴨兔錯覺,認知錯覺的名例
魯賓之盃
這主要來自於人類的
知覺恆常性
屬於
認知心理學
的討論範圍。
ASCII立體圖
奈克方塊
同化
圖地反轉
:圖地反轉的現象,因為人的知覺具有組織性,會想辦法將視覺對象由背景中獨立出來,這個獨立出來的部分即為「圖」,周圍的部分則是「地」,這是由
E.Rubin
提出來的,有名的作品「
魯賓之盃
」則是研究圖地反轉的代表作。
易成為圖的條件:面積小、水平或垂直、位於下方、往上突出比往下垂直容易、單純的形、反覆的、被包圍的、有動感的、對稱的、密度高或有質感者、紅色波長的顏色。
鴨兔錯覺
:由於人類對於已知物體的認知來自於特徵及主要輪廓的記憶,人腦會自動的將和腦中印象相似的形狀及物件做比對來判讀並富與圖像的意義,所以只要該圖具有人腦中對該物的主要形象就會做出判讀,在不破壞主要認知特徵的情況下再加上另一個特徵,就會造成大腦的誤判,同類有名的創作者還有
達利
。
著名的錯覺
[
編輯
]
Chubb錯覺
知覺恆常性是造成許多錯視覺的原因,同化作用,兩張圖裡,左邊和右邊的底色其實都是一樣,不過因為受到前景的線條顏色的干擾,使人以為兩邊底色的深淺有所不同。色感一致性,
color constancy
和
brightness constancy
的事實,無論什麼亮度,一個熟悉的物體會出現相同的顏色。錯覺的色差可以創造的,但當周圍不熟悉的物體亮度改變就不能。當物體的顏色會出現較深的黑色區域,便會反比較淺色的白色區琙,即使物體本身並沒有改變顏色。
艾姆斯房間錯覺(Ames room illusion)
艾姆斯梯形窗錯覺(Ames Trapezoid Window illusion)
有許多專門在創作這類錯視幻覺的藝術家,包括
毛瑞特斯·柯奈利斯·艾雪
(
M.C. Escher
)、
Bridget Riley
、
薩爾瓦多·達利
(
Salvador Dalí
)、
朱塞佩·阿爾欽博托
、
馬塞爾·杜象
(
Marcel Duchamp
)、
Oscar Reutersvärd
及
Charles Allan Gilbert
.
也有一些當代藝術家正在試驗一種錯覺,包括:
Dick Termes
,
福田繁雄
,
Patrick Hughes
,
István Orosz
,
Rob Gonsalves
及北岡 明佳(
Akiyoshi Kitaoka
)等。另外,錯覺也能運用於
電影
中。
一些錯覺如
Ponzo illusion
及
Vertical-horizontal illusions
也可能發生於使用時由
聽覺
到
視覺
感官替代裝置。
外部連結
[
編輯
]
(葡萄牙文)
錯視
(日文)
北岡明佳の錯視のページ
(英文)
Visual and Perception Illusions, Archimedes Laborato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